环球视讯!鼓励优秀剧目进高校、打造演艺新空间……委员为“大戏看北京”支新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云儿 鹿艺佳
推新作、搭平台、拥抱线上市场……北京演出市场正在积极打造“大戏看北京”的全新文化品牌。围绕这一重点工作,市政协委员们献言献策,在提案中贡献了不少好点子。
加强文化品牌线上开发和标杆效应
(相关资料图)
“什么才能称为‘大戏’?我想,它应当有一个剧目的入围标准。”来自文艺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徐春妮说。据统计,从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底,北京市216家演出场馆举办共计2292台、22059场演出,观众人数达456.9万人次,票房收入6.67亿元。这既反映出“大戏看北京”取得的亮眼成绩,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春妮建议,为保证“大戏看北京”的品牌品质和展演质量,需要制定入围剧目标准,这一标准可以从票房、原创、口碑、创新等各个维度考量。“这个标准所起到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剧院好戏会有一个‘参考’,达到这一标准就可以参与进来,吸引好作品来北京,进一步扩大‘大戏看北京’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这个标准会形成标杆效应,鼓励大家做好戏、出精品,一些小的演出团体在这一标杆的引领下,也能制作出‘大戏’。”
线下看演出,观众领票进场观看,却对剧目缺乏了解,一些演出已经“上云”,但只将现场直播搬到“云上”……徐春妮表示,很多艺术需要引导,不论线下还是线上,演出的文化价值还有很大的延伸空间。要加大“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线上开发,用数赋智,丰富线上数字产品,在内容创造、生产、展览展示方式、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提升创新空间。“线上演出前可以进行导赏,对剧目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拓宽演出的信息量,让观众在观演前对剧目有更深的了解,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线下,引导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丰富观众的观演体验。”
鼓励戏剧演出走进高校
2022年11月,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启动,40部精品剧目演出200余场,深受观众欢迎。来自文艺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从日常工作中观察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多接触网络、电视、电影等“声光电”文化,欣赏优秀剧场艺术的机会较少,大学现有礼堂、剧场应用率不高。因此,她带来提案建议,鼓励文艺演出走进高校。
“这是一个双向滋养的机制。”潘若简说,“从学生角度看,高水平的演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感受优秀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理解艺术家精神的文化传承。从演出团体的角度看,一是能培养大量年轻的新观众,二是大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网络社交平台,是宣传这些文艺演出的无形力量。”
她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每年的优秀剧目中精选一批进入大学巡演,从政策上鼓励推进大学现有礼堂、剧场社会化开放。同时对演出单位与大学场馆给予适当经济扶持,用于剧场设施设备升级和学生票价优惠。演出团体还可和学校合作举办艺术讲座、学术论坛、主创见面会等配套活动,逐渐构建大学校园的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艺术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打造演艺新空间
商场里看演出、书店里听脱口秀、小剧场里玩“剧本杀”……以咖啡厅、书店、商场、商务楼、文创园等为代表的演艺新空间近年来蓬勃发展,不仅带来文化与商业、旅游相融合的新消费,更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来自民建北京市委的提案建议,打造具有首都示范效应的演艺新空间。
目前,北京的演艺新空间多集中在市中心地带,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从标准上厘清演艺新空间的概念。对此,民建北京市委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出台《北京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对演艺新空间的概念、标准与分类、演艺新空间中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进行清晰界定,明确各类场所和活动审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在北京市演出协会下成立演艺新空间专委会,对接统筹全市优质的演艺机构资源,促进内容产出与转化。在传播和消费阶段,建设统一演出服务平台,公布演艺和票务信息。
在演艺新空间的运营上,将演艺活动与旅游、商业、展览等相结合,促进“文商旅”融合,为城市消费人群构建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同时与西单、王府井、前门、隆福寺、南锣鼓巷等商业街区联动,通过打造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区、天桥现代演艺群落、三里屯时尚演艺街区等演艺集聚区和台湖演艺小镇等特色演艺群落,打造多维度演艺空间,建设特色文化商业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