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菌科医生”种菌忙
(资料图片)
阳春三月的北方乍暖还寒。3月9日8时许,一支由三间房站综合车间减速顶工区15名“菌科医生”们组成的队伍迎着朝阳向编组场内走去。他们当天的任务是为6道钢轨种下120朵“铁蘑菇”。在生产现场,“菌科医生”们分工有序、任务明确,手中的撬棍、扳手等工具轮番上阵,不时与钢轨撞击出轻脆的响声,随着一朵朵“铁蘑菇”的嵌入,长长的钢轨上像被打上了一串串白金耳钉,阳光洒来,铁道线上新添了几分耀眼。
据“主治大夫”、减速顶班组长刘利伟介绍,他们今天安装的这些减速顶不是新增顶,而是将本属于这些钢轨上的设备安装回去的一次作业。之所以增加了一次这样的拆解、安装过程是根据北方天气变化的特点而定的。因为入冬以后,持续的低温天气时常让钢轨生出雪霜,这对驼峰溜放速度带来很大影响,经请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减速顶中心同意并经现场调研、论证能够保证货物列车运行安全后,车站于去年12月中旬决定将编组6道、13道部分减速顶拆除,以达到削弱减速顶制动力,提升溜放车辆走行速度、距离,加快货物列车解编的目的。进入3月份后,气温回升明显,低温给钢轨带来的雪霜明显减少,影响驼峰溜放速度下降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此就要从实际出发将减速顶安装回去,以确保货物列车在驼峰溜放作业的运行安全。
春耕物资运输关键时期,为确保不影响农民备春耕,持续提升三间房编组站的运输效率,让调车机在编组场内高效运转起来,此次“种菌”行动车站没有调动机车辅助作业,所有120台减速顶全部使用工区电动手推车搬运。“菌科医生”们将一顶顶重达36斤的“铁蘑菇”手提、肩扛到小车,再将小车推送回班组,就这样他们从班组到作业地点来来回回往返了7次,仅徒步就走了4、5公里;为钢轨“种菌”需要在种菌处清理出一定深度的顶坑,但由于土地没有完全解冻,“菌科医生”们便要和每个未达标准深度的顶坑内冻土层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在叮叮当当碰撞声中,他们的汗水不知不觉流下了脸颊,湿透了衣裳。
“虽然增加了作业量,但压缩了民生物资在车站的中转时间,也更早地将需物资运输到人民的手中,这让我们更好地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就算多流点汗我们也觉得值。”在作业现场,这支平均50多岁的“菌科医生”们看着他们的劳动成果笑呵呵地表达着共识。(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