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丽村民富 生态宜居美名扬
“道路修得宽,人人都喜欢。路灯明又亮,百姓心敞亮。广场喷泉涌,涌出新气象。乡村环境大变样,生态宜居美名扬……”这是湛河区曹镇乡齐务村村民间流传的一首打油诗,生动描绘了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
【资料图】
据湛河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张旭长介绍,齐务村地处湛河区与鲁山县交界处,距离市区十多公里。近年来,在湛河区及曹镇乡的支持下,该村实施了广场、游园、绿化、道路、污水处理及党员群众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平顶山市十大美丽乡村”“省级生态文明村”“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示范村”“第五届全国文明乡镇”等称号。
小乡村里“藏”公园
11月20日上午,沿着金黄的银杏大道走进齐务村,满眼景色醉人。设施齐全的党建文化休闲广场、时尚气派的大型LED显示屏、梦幻浪漫的音乐喷泉、溪流蜿蜒的绿地游园……马路尽头的齐务村像一个大公园。
小朋友在喷泉旁玩耍
“快看快看,喷泉开了!”随着人们的欢呼,一阵舒缓的音乐声响起,休闲广场南侧的音乐喷泉瞬间冲起一股巨大的水柱。随着音乐的旋律,喷泉时而像舞动长裙的仙女,时而像腾云驾雾的蛟龙,水花四溅,如梦如幻。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里的景色很美,我赶紧拉上朋友一起来打卡,没想到现场实景比在朋友圈看到的还美!”正用手机对着喷泉拍照的市民李雪说。
小朋友走在小溪旁
“做梦也没想到家门口变化会这么大,现在我们农村的生活不比城市差!”72岁的村民张金全感慨道,“以前村上环境脏乱差,都是土路,也没有路灯,大家闲暇时就在家看电视或找邻居打牌,现在村里环境变美了,道路变宽了,也有了路灯,大家有了健身、娱乐的地方,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在齐务村党支部书记张进辉看来,家园的干净美丽离不开全村人的共同努力。近几年,他们村创新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村干部及村内党员带头召集村内退休干部、教师、退伍军人等乡贤组成卫生管理志愿者服务队,发现垃圾及时清理。时间长了,大家都自觉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好局面。
“榜样长廊”润无声
“看这媳妇,不但勤劳善良,还孝顺老人,真难得!”
“这不是魏伯吗?他又在义务打扫卫生。”在广场东侧的“榜样长廊”上,村民漫步其中,不时停下脚步,对长廊两侧贴的“齐务村乡村光荣榜”“齐务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表彰栏”的先进人物事迹“点评”一番。
长廊共展出21位村民及其家庭的事迹,有“好邻居”“好儿女”“好党员”等,无声浸润着良好的民风乡风。
齐务村一角
“村里环境美了,咱们小家更要美。每天早上起来,扫扫院子、浇浇菜,出去转转看着哪里都干净,心里也舒服。”该村新评出的“星级文明户”暴晓来家干净整洁,院子西北角处开辟了一个小菜园,菠菜、小葱等长势正旺。暴晓来说:“村里半年评一次‘星级文明户’,我家因为庭院环境卫生搞得好光荣上榜。领奖那天,我胸前戴着大红花走上领奖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瞧,这个就是我。”在“齐务村乡村光荣榜”前,今年77岁的付淑停乐呵呵地指着自己的照片说,今年8月份,她因持家有道、爱护晚辈、与三个儿媳关系融洽喜获“好婆婆”称号。
据介绍,“榜样长廊”是2020年设立的,以身边榜样为载体,结合“五美庭院”“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通过挖掘身边的闪光点,让普通村民上榜当“明星”,从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营造“家家户户齐努力,比学赶超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
围绕水稻致富忙
齐务村水资源丰富,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稻田里雨天一汪水,晴天干层皮,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全靠天收。为改善村里的水利设施,搞好水稻种植,村党支部原书记张现刚自筹资金50多万元,将2500多米灌溉渠修复一新,使全村耕地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连年获得大丰收。
李晓歌在晾晒米线
村里不少村民还做起了稻米深加工。当天中午,在村民李晓歌的米线加工厂内,工人们熟练地忙着整理、晾晒米线,院子内、平房上,一杆杆、一排排的米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晶莹洁白。
李晓歌说,她家从事米线加工已经20多年了,以当地出产的大米为原料,每天4点开工,日产1吨多米线,不仅在我市周边县市销售,还销到山东济南、菏泽等地。
村民制作草苫
随着稻子收割完毕,堆积在田间的稻秆也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法宝。齐务村村口的一个草苫加工厂里,机器声轰鸣,村民张旭与另外几人一起麻利地将一把把晾干的稻秆塞到草苫机内。厂房里,除了小山般的稻秆外,还堆满了制作好的草苫、草绳、草垫等。
“草绳可以捆扎东西,草苫、草垫可以用在建筑工地或者覆盖在大棚上保温……”张旭说,每年稻谷收割完,村里就号召大家捡拾秸秆,或卖给牛羊养殖户,或加工成草绳、草垫、草苫销售。
据张进辉介绍,近年来,齐务村在带领村民搞好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的同时,还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投资小、占地少、见效快的米线加工、香菇种植、稻草制品加工及畜牧养殖等,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发家致富。(记者 董佳理 李霞 )
来源 平顶山晚报
标签: